

最美家庭!防疫背后的“嘉”故事
来源:时间 :2020-02-18
2020年的这个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团圆的节奏。在疫情防控一线,新乡市多个家庭涌现出了“最美”举措,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勇敢地冲在最前沿,他们舍弃小家的温暖,护卫着居民的平安,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阵地,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积极贡献。
获嘉县南阳屯村,有这样一对夫妻,他们每天早上一句简单的问候,叮嘱对方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之后分头值守各自的卡点,为村民测量体温、登记排查发热人员信息直到深夜。经常是一个人回家睡着了,另一个人还在外面值班坚守,一天只见一次面几乎成为了他们的常态。这对夫妻就是获嘉县“最美家庭”—王军家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王军、贠慧夫妻俩第一时间报名参加防疫卡点值班。多年的夫妻也早已培养出默契,他们携手共战,彼此理解,冲锋在第一线,成为防疫一线的最美“夫妻档”。尽管分身乏术,有时也精疲力竭,但是他们没有丝毫怨言。“现在国家遇到困难了,作为最美家庭代表,我更不能待在家,能出点力就出一点。”王军说,“有这么多人都坚守在防疫的最前沿,我们小家庭的一点点付出实在微不足道。”在抗击新冠肺炎这个战场上,他们一家“逆行”而去,走在前,做示范,诠释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更成为了最美“逆行者”中的最美一员。
一家7口齐上阵,共战疫情显担当
在延津县人民医院工作的张依凡家中7人“从医”。今年76岁的爷爷张洪杰是延津县里士村的“老村医”。爸爸张长兴、叔叔张长胜、婶婶樊玉芹、姑姑张长霞、姑父刁修田都是医生。春节前,武汉出现疫情,全国进入防疫状态。张依凡的亲人一个一个都“奔赴前线”。叔叔、婶婶在里士村卫生室,姑姑、姑父在通郭村卫生室,除了日常接诊还负责环境消毒、卡点执勤。张依凡作为县医院的后勤人员,春节至今只休息过两天。但是最辛苦的则是张依凡的父亲—延津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张长兴。2月2日,延津确诊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已签下“军令状”的张长兴与另外14名医护人员白天到隔离病区工作,晚上在指定宾馆隔离,自那日起,就没回过家。同为医务工作者,张依凡理解父亲,可眼泪却总是“不听话”。而父亲却安慰她说:武汉医生要比我辛苦的多呢。此时全国医护人员与我们一同战斗,大家众志成城定能战胜疫情。
“蓝白夫妻档”,奋战疫情防控最前线
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使医生和警察这两种不同职业,在新乡县公安局民警张建娜这个普通家庭紧密交织:你在这头救治,我在那头执勤。一个奋战在与疫情斗争的第一线,一个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除夕那天,张建娜的丈夫周啸宇收到单位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通知,要求马上赶回单位接受医疗救治任务。同时,张建娜也按照党委统一安排,赶赴郑新黄河大桥盘查卡点开始24小时不间断值守。在郑新黄河大桥盘查卡点,张建娜和同事逐车检查过往车辆、测量人员体温、登记基本信息,为了不降低对过往车辆的查询登记频率,他们尽量不喝水,以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用效率和严谨坚决守好新乡“南大门”。张建娜零时至早上8时在卡点执勤;丈夫周啸宇白天在医院门诊值守,凌晨3时还在做急诊手术。夫妻二人有时连着几天都碰不上面,这就是张建娜家庭忙碌的一个缩影。职责所系,使命在肩。夫妻俩因为共同的信仰分赴战“疫”一线,用医者仁心和忠诚担当,默默守护最美的天地。
在我市,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他们用“逆行”汇聚起澎湃力量,用热血和赤诚守护脚下这片土地,成为疫情阻击战一道最美的风景线!
向每一个
为防控疫情做出努力的
家庭致敬!
衷心祝愿
每一个家庭都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