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姐姐

家庭儿童

首页 > 家庭儿童

视频展播|新乡市红色家风故事(六)

来源:时间 :2021-08-11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新乡市妇联线上推出《新乡市红色家风故事》视频展播,讲述我市红色家庭故事,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今天要讲述的是许寿霞家庭的红色家风故事。

讲述人许寿霞:《不负韶华,传承红色家风 》

我叫许寿霞,是新乡市中心医院的一名医务人员。我的父亲许福卿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市县“优秀共产党员”“勤政廉政支部书记”、连续七届河南省人大代表、新乡市先进群体典型......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一个履职50年的村党委书记的高度肯定。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许福卿心中的“穷”和“富”  

“身不懒、嘴不馋、财不贪、心不偏”,这是父亲50多年的行为准则。他不吸烟、不喝酒,一日三餐,粗茶淡饭,50年来,从没有去群众家吃过一顿饭;一件衣服一穿就是十几年;每次出行,陪伴他最多的是一辆老式二八自行车(现在已被新乡市博物馆收藏)。

多年来,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工作和学习,他一直都住在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个用了30多年的脸盆和茶壶,几个放衣服的纸箱,就是他的全部生活用品。生活上,父亲追求“穷”,精神上他却追求“富”。他每天清早5点多起床,看报纸、听新闻。在他的办公桌上,整齐摆放着各类报纸。他说:“一刻也不能离开学习。作为基层干部,有关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新政策必须理解透彻,才能跟得上时代,村里才能有大发展。”

多年来,他办事公道,公私分明,为其他干部起到了表率作用。父亲把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楼村的发展上,楼村的老百姓都说:福卿是咱楼村人的福气!

教育有方、家风纯正——许福卿家庭教育中的“对”和“错”

父亲不仅对自己严格要求,在子女教育上他更是“泾渭分明”。1982年,我中专毕业,想让他动用关系留在大城市就业,他立即给我写了一封家书,明确告诉我:“我不会为了毕业分配的事去找任何人,你要服从组织分配,要向赵春娥同志这样的模范人物学习,任劳任怨,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父亲第一次见我的爱人时说:“你是主管会计,一定要把钱财看淡,不能伸手,不能做违纪的事情……”。多年以后,我回忆起父亲对我们的教诲仍记忆犹新,他教会家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使家人一生受益匪浅。我在医院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38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爱岗敬业,曾获得新乡市巾帼英雄、三八红旗手、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护理管理干部等系统级以上荣誉13次。我爱人在审计系统荣获省、市级个人先进10多项,被新乡市委宣传部评为学雷锋标兵、红旗区第一届道德模范。

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许福卿红色教育中的“舍”和“得”

父亲时常告诫自己:身为共产党员,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明白“舍”和“得”的道理,“舍”弃歪风邪气,正气自然就“得”到了。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家里的成员10人中有8人是共产党员,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我弟弟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多人多次获得省、市、县各级荣誉称号。

这就是我父亲许福卿的故事,平淡而真实、自然而纯粹,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考验,历久而弥坚!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守护医疗卫生第一道防线,密切监控疫情防控病区质量管理和病区门禁管理,严把患者及陪护人员核酸检查结果、陪护证发放标准,督导急诊预检分诊疫情防控工作等。在医院临床一线我努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为疫情防控工作尽绵薄之力!

许寿霞家庭的家风家训

身不懒   嘴不馋

财不贪   心不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