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夯实基础 激发活力 扎实推进妇联组织建设
来源:时间 :2019-02-01
2018年,市妇联组织工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国妇女十二大、省妇女十三大和市委全会精神,努力推动提高妇联组织的工作和服务水平。
坚持改革导向
实现市级妇联改革目标
1、稳步开展妇联改革工作。严格遵照《新乡市妇联改革方案》,扎实有效地开展市级妇联改革工作,推进县、乡、村三级妇联改革稳步进行。
2、顺利完成市妇联换届选举工作。在省妇联、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2018年3月上旬,顺利召开新乡市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妇联执委47名、常委13名,妇联主席1名、副主席3名、兼职副主席3名、市委任命挂职副主席1名。其中,代表、执委、常委中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劳动妇女和知识女性中的优秀代表所占比例分别达到了70%、40%和25%,增强了党委领导下妇女工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3、打造专挂兼相结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出台市妇联机关挂职工作实施意见,从各县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地方妇联选拔5名挂职干部,进一步增强妇联工作力量,形成了以专职干部为骨干力量、挂职兼职干部和社会工作者及志愿者为重要支撑的妇联干部队伍。
夯实基层妇联组织建设
1、深化基层组织改革,织密妇联组织网络。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市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及村妇代会改建村妇联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完成全市154个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改革,新增乡镇(街道)妇联副主席219人,妇联执委达到2978人。配合全市村级组织换届工作,进一步推进村级妇联组织“会改联”工作,3598个村完成会改联、149个社区完成换届工作,妇联执委达到3.4万余人。基层妇联组织改革,把各类女性组织中有威信、有热情、有特长的领袖骨干力量吸纳到乡镇(街道)妇联和村(社区)妇联中,巩固了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夯实了基层工作的根基。
2、探索推进“四组一队”工作模式,激发基层工作活力。在村级妇联全面推广“四组一队”(即组建发展组、权益组、宣教组、家风组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工作模式,进一步夯实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全市十五个县市区已有2685个村(社区)组建了“四组一队”,成员达到4.8万余人,充分发挥村级妇联“会改联”后兼职副主席和执委的作用,拓宽了妇联组织覆盖面,凝聚了力量,激发了热情,打通服务广大妇女“最后一公里”。
3、巩固工作阵地,建好用好“妇女之家”。坚持党群共建工作阵地,村级组织普遍建有“妇女之家”。探索在非公有制企业和“两新”组织等新组织新领域新群体设立“妇女之家”。开展星级示范“妇女之家”评定活动,鼓励妇女之家“六亮”,并对认定的星级示范“妇女之家”开展“三送”。充分发挥“妇女之家”阵地的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综合维权、创业就业、家庭教育、社区文化、家政信息、婚姻家庭、帮扶救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基层妇女群众身边的贴心家园。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妇女参政议政能力
1、加强女干部的培养与教育力度。联合市委组织部针对党政机关妇女干部和农村基层女党员干部不同的女干部群体,分别组织两期妇女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了200余人,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群团改革背景下的妇女工作项目化运作”、“新时期如何开展农村妇女工作”等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强了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提高了妇女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
2、提高妇女群众的参政议政比例。联合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协调小组印发了《关于在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依法依规提高女性“两委”成员比例的通知》,将目标任务纳入到全市“敢转争”工作督导内容中,印发《全市促进女性进村(社区)“两委”动员培训会学习资料》,举办市、县、乡妇联干部培训班36场次,对有关妇女进村(社区)“两委”相关政策条款进行重点学习,模拟了参选演讲形式。今年共完成换届3598个村委,女性进村委比例100%,村委中有女性成员3612人,村党支部中有女性成员1214人,女村支部书记141人,女村委主任77人,女性参政议政的比例比上一届有明显提升,为农村基层妇女干部队伍建设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