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姐姐

妇女维权

首页 > 妇女维权

【平安建设·她力量】创新维权机制 服务妇女儿童

来源:时间 :2022-01-24

 

近年来,辉县市妇联贯彻"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创新维权机制,密切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着力做好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妇女权益保障和法律法规普及宣传等工作,为广大妇女提供法律指导和服务,以家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平安创建。

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抓住“三八”维权月、“6·26”国际禁毒日、“11·25”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机深入开展“反对家庭暴力·反对邪教·杜绝毒品进家庭”“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等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级妇联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先后发放了《宪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暴法》《禁毒法》《民法典》等各类宣传资料3000千余份。

积极担当作为,切实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市妇联通过单位推荐、公开招募等方式,组建由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社会各界人士构成的讲师团,聘任的28位讲师都是热心家教事业、乐于奉献的教育精英和心理方面的专家。家庭教育服务团巡讲活动深入机关、企业、社区、乡村、学校,针对不同对象不同需求,提供“菜单式”、“定制式”巡讲服务;市妇联不断加大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力度,通过开展健康与心理辅导。将心理矫正作为重要环节,根据矫正女性的心理状态特点,科学设计针对性的疏导工作。开展社区矫正女性心理辅导课,邀请市专业心理咨询师、市妇联家庭教育讲师团郜雨佳讲师就如何适应新形势、融入新环境等方面进行辅导,帮助她们树立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引领女性社区矫正人员走入正轨,提升社会矫正实效,早日回归社会;为加大对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关爱,市妇联携手恺来心理咨询公司开展”暖心﹒牵手 家庭教育“志愿服务活动暨“心理健康进校园”活动,心理咨询老师通过心理游戏、思维训练对孩子们进行了心理疏导,激励学生要自信自强,做一个阳光积极的人,同时,通过心理游戏、思维训练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共城女性之声微信公众号和妇联微信群公布12338维权热线增设的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咨询师电话,为当事人提供了心理问题的咨询,并提供了疫情期间相关法律知识的解释、心理疏导,截止目前共接听热线电话15余次;全市各级妇联组织高度重视妇女群体的利益诉求,热情接待来访人员,及时为上访人员疏导情绪、调适心理、化解矛盾,始终把“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群众服务”这一基本原则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及时妥善做好妇女群众来信来访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妇联系统全年总共接待来访来电110件,已处理解决108件。

 

做好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梳理工作,适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行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联合市司法局联合成立辉县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委会的成立,为切实维护我市广大妇女在婚姻家庭中所享有的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制定辉妇字【2021】20号《关于参与全市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暨命案防范攻坚行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乡镇妇联主席要向乡镇主要领导报告,立足“稳”这个大局,做到摸排线索一条不漏,解决矛盾纠纷一刻不缓,有效防止婚姻家庭领域重大极端案件发生;举办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暨巾帼网格员培训讲座,引导巾帼网格员全力做好工作,妇联系统定期进行专项巡查,逐项登记、建立台帐,努力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积极与相关部门协作,全面加强妇女儿童保障工作。联合市法院下发辉法【2020】59号《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婚姻家庭纠纷案件诉调对接工作,总结、创新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和调处的新经验、新机制,帮助受家暴妇女通过法律程序维护其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协助市公安局办案,承担未成年人法定代理人职责,参与办理未成年人案件12起,及时对未成年人进行法治教育、开展心理疏导,使其迷途知返,重归正路,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联合市检察院开展“送法进校园”宣传活动,向师生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强制报告制度》及刑事责任最新的年龄标准、《珍惜生命 预防溺水》等法律知识;为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的“保护墙,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使最高人民检察院等九部门共同签署的《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这一制度发挥实效,2020年7月,市妇联等九部门联合并出台了《 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依法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有效解决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现难、报告难、干预难、联动难、追责难等现实问题,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全面司法保护。

送温暖,关爱特殊妇女儿童群体。“妇联在您身边 服务随时相伴”为宗旨,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妇女之家”阵地建设,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博采众长,服务广大妇女儿童,特别是困难妇女、留守儿童。一是积极申请全国妇联“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河南省“阳光母亲”贫困妇女“两癌”专项救助金。自实施项目资金以来共救助贫困两癌妇女113人,救助资金113万。二是持续推进免费筛查民生实事有条不紊进行,保质保量完成年度任务,让符合条件的妇女儿童充分享受到政策的福利。三是联合“郑永和基金会”,为山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先后捐款捐物达80万余元,并在西平罗乡成立“留守流动儿童之家”,不断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的关爱保护,为留守流动儿童撑起一片蓝天。四是“焕新乐园”公益项目圆满完成。在新乡市妇联的大力协调支持下,我们积极配合,通过多次走访、调研、报送、申请,为我市50户建档立卡低保贫困家庭的6-16周岁儿童改善生活环境,并招募志愿者对这些孩子进行跟进陪伴,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家庭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家庭教育。并多次为这些儿童送去慰问品、学习用品,近年来,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为困难家庭捐款捐物达110余万元。

借助网络平台,加大法治宣传教育。为适应新形势下妇女儿童工作发展需要,增强服务职能,市妇联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矩阵,推送相关法律宣传资料,织密一张法治宣传网,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及时编辑、转发普法知识23期,阅读量5000人次,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全市妇女法律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