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建设·她力量】发挥妇联调解优势 促进家庭矛盾化解
来源:时间 :2022-01-20
2021年,延津县妇联积极贯彻落实市妇联、县平安办关于加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安排部署,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延伸服务触角,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与家庭和谐稳定,最大限度减少和预防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推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实现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县妇联党组高度重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三个纳入:
一是纳入全县平安创建工作总体部署之中,作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内容,同安排、同推动、同落实。
二是纳入全县“和睦家庭”创建工作考核指标,作为重要内容对各乡(镇、街道)妇联进行工作督导考核。
三是纳入妇女乡村普法工作重要内容。将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关口前移,充分利用妇联干部兼职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队伍资源,开展“法律进乡村 服务进家庭”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依法、合理处置婚姻家庭引发的矛盾纠纷。
2.健全机制,完善措施,实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资源共享有效推进。
通过健全和完善婚姻家庭调解工作机制,明确各乡(镇、街道办)妇联干部工作职责,11月份印发了《关于参与全县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暨命案防范攻坚行动的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大力开展妇联系统婚姻庭矛盾纠纷和妇女儿童权益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调解”工作,对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和妇女儿童权益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梳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找准妇联联系妇女群众广、组织优势突出的切入点,发挥部门优势,主动参与,和乡镇综治中心互相支持,齐抓共管,形成持久合力。
3.创新载体,延伸触角,实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多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创新妇联服务模式。依托妇女之家、留守妇女儿童之家、妇女儿童维权服务站、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站、巾帼大讲堂等服务阵地,用通俗易懂、就近就便、更接地气的工作方式,为广大妇女和家庭提供方便、灵活、快捷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二是工作关口前移,预防化解先行纳入。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之中,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律师进乡村、进家庭活动,重点关注特殊家庭,疏导负面情绪,帮助社会成员调适不平衡的心态,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正确合理宣泄情绪,避免矛盾升级。
三是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和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利用集市、节日、文艺活动等节点契机,聚焦和集中开展宣传。充分发挥乡村广播、橱窗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常态化的普法宣传。
四是将巾帼网格员是纳入全县各乡(镇、街道)综治办网格员进行统一管理。目前全县已有县、乡、村巾帼网格员、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339名。开展"法律进乡村 服务进家庭"法律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和家庭依法、合理处置婚姻家庭引发的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