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姐姐

妇女发展

首页 > 妇女发展

【巾帼匠心·文化传承】巾帼聚力 描绘木版年画新篇章

来源:新乡市妇联时间 :2025-03-2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新乡,有一大批女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们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技艺,并带动当地妇女从事手工产品制作,助力乡村振兴;她们用指尖的技艺,表达着对家乡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让女性力量在非遗传承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板年画传承人郭彩霞。

  在河南获嘉,木板年画作为当地特色非遗,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与民俗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每至春节,张贴木版年画,是华夏大地家家户户传承千年的年俗。色彩鲜艳的木版年画不仅寓意着生活红红火火,生动鲜活的吉祥图案,也承载了人们对新年的祈愿与憧憬。它以质朴的笔触和鲜明的色彩,将团圆、安康、富足等美好愿景,融入一幅幅画面中,装点着新年的氛围,传递着岁月的温情,让年味在千家万户间弥漫开来,成为人们心中难以磨灭的春节印记。

  获嘉县照镜镇小杨庄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朝末年,已有四百多年的传承史,于2011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郭彩霞,一位土生土长的获嘉女性,既是守护这门古老技艺的杰出传承人,也是为女性群体发光发热的奉献者,在不同领域绽放着别样光彩。

  郭彩霞就是一位善于制画的“巧媳妇”,她跟随自己的公爹河南小杨庄木版年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同瑞已学习多年。她深知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也敏锐察觉到农村女性在文化传承与个人发展方面面临的困境。于是,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获嘉木板年画这一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开展木板年画制作培训活动。她传授妇女学习木板年画制作技巧,不仅让她们掌握了一门增收技能,还唤醒了她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小杨庄木版年画以先贤、神话等题材为主,具有色彩浑厚鲜艳、古拙粗犷、饱满紧凑等特征,是民间观念性较强的绘画形式,有《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文武财神》等年画作品。年画主要为木版印制加上后期上色处理,以黑白为基础,采用点、线过渡,善于留白,令人赏心悦目,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性。木屑簌簌落下,勾、刻、印、绘等步骤有条不紊,在小杨庄木版年画传承人郭彩霞的精雕细琢下,一幅色彩浓烈、细腻流畅、生动传神的鸳鸯戏水完工,传达出爱情美满的寓意,展现出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近年来随着非遗热,小杨庄木版年画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日益上升,被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藏家收藏,其作品也被新乡市平原博物馆、开封市博物馆、杨柳青年画馆收藏、河南省博物馆等收藏。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木版年画,郭彩霞在家里开设了木版年画学习点,集展览、体验、研学于一体,构建“非遗+旅游”“非遗+节”“非遗+研学”等新模式,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妇女儿童来此研学。在制作、传承的过程中,郭彩霞还跟随张同瑞创新了一些新款式,例如《中国梦》《南水北调》等,为祖国送上新年的美好祝愿。在郭彩霞的努力下,女性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郭彩霞还带领这些妇女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拓宽了她们的视野,让她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为获嘉木板年画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非遗传承与妇女发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成为获嘉女性的榜样,推动着当地文化传承与妇女事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