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姐姐

思想引领

首页 > 思想引领

直击一线,致敬这些家庭!

来源:时间 :2020-02-02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就是责任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新乡市医疗战线的广大医护人员们

首当其冲,连续作战

在临床一线中

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英雄”家庭

他们放弃了陪伴父母

泪别了儿子女儿

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战在“疫”线,勇往向前

为全市人民的健康

守好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今天,就让小编带您走近他们~

 

 

新乡市二院涂博、李雪家庭

涂博,市二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拥有丰富的急危重症救治经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爆发后,涂博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医疗预备队,于1月28日和5名同事一同前往我市传染病医院支援。作为我市支援传染病医院医疗队的领队,涂博每天都要查看、会诊重症病人,制订治疗方案,协同传染病医院规范感控措施、分享防护经验,并时刻提醒队员们做好防护,他坚信一定会打赢这一仗。

家永远是前线战士们最坚强的后盾,涂博的妻子李雪是市二院药房的一名药师,丈夫要去疫情一线支援, 作为妻子的她纵有万般不舍但却全力支持,一句“家里交给我,你放心吧!”是让他最安心的诺言。涂博正值初三的儿子和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也非常懂事,“希望爸爸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要保护自己,每天等你回家!”还有最让他放心不下的年近80岁的老母亲,因为瞒着母亲去疫情一线,给母亲打电话报平安成了涂博每天必做的一件事。

新乡市二院孔祥菊、张震家庭

1月28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白热化阶段,市二院发热门诊护士长孔祥菊已经在岗八天六夜,突然“噗通”一声,孔护士长晕倒在工作岗位上……被同事们扶起后,孔祥菊才慢慢苏醒过来,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我没事,坐一会儿就好了,你们赶紧去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耽误工作。”片刻后,她又拖着摔得生疼的腿,继续忙碌在岗位上。被问到为什么要一直坚守岗位,孔祥菊是这样说的:“非典那年我被派往北京培训过,甲流爆发那年我接诊了3000多例患者,在大家眼中我就是主心骨,只要我在岗,他们心里就踏实,所以我一定要每天站在这里稳定军心,更要保证我的人零感染。发热门诊是医院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只要这里守住了,整个医院就能守住,你说这种情况我能走吗?”

让孔祥菊唯一遗憾的是,由于自己和丈夫张震都工作在第一线,她13岁的儿子只能自己呆在家里。有一天凌晨12点,孔祥菊回到家里,儿子为了等她一直没有睡觉,见她回来赶紧捧出一碗面条,“妈,你饿了吧,赶紧吃。”“那一刻,我真的想抱抱他,可又不敢跟他太接近......”说到这里,孔祥菊哽咽了。

新乡市中心医院徐静、邹清震家庭

“看到老人和孩子在家都挺好的,咱俩都放心了。尤其是你在医院一线,更要照顾好自己。咱俩两个战场一条心,我保电、你救人,一起加油!”2月1日一大早,新乡县供电公司大召营供电所所长邹清震按照约定时间和3岁儿子一起,与刚下夜班的妻子徐静视频通话。这是6天以来一家三口的第一次碰面……

这个春节注定不一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蔓延。大年初二下午,身为新乡市中心医院的护士,徐静接到了调往感染科支援的任务,工作期+隔离期,最少需要1个月不能回家。“疫情需要,没啥好犹豫的,你去吧,家里有我和妈。” 邹清震的支持给予徐静很大的信心,就像当初徐静支持他一样。作为大召营供电所所长,邹清震所在的供电所需要负责全镇一个卫生院,18个村级医疗机构,26个疫情防控卡点,10千伏供电线路15条,203台配电变压器的安全供电。疫情期间,邹清震他们为疫情防控卡点架设临时用电,为返乡群众整理供电线路、为困难群众送消毒防护用品……一刻也没有停下来。

市妇幼保健院赵振敏、朱毅新家庭

赵振敏,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围产期保健科主任,在疫情严重的危急关头,接到上级通知的她,毅然收拾好行囊乘上了去前线的车辆,到传染病医院为来自疫区的孕妇做围保检查,与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直接接触,这意味着:隔离14天,如果有任务的话隔离期满再工作,然后再隔离……得知妻子要去一线,丈夫朱毅新给妻子打电话说:“你是科室领导,只要党、政府有需要,你就要去。”

而朱毅新,作为新乡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主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曾经4次援藏,并曾参加抗击“非典”斗争,面对疫情,他每天坚持对科室进行消毒保障患者就医环境,学习并传达政府和医院各项会议精神及部署,坚持每天坐诊,他说:“身为共产党员,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该我上的时候,坚决顶上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中“逆行”的半个多月里,他们夫妻二人不惧艰险,义无反顾!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战役一线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生的英雄

只是因为有人需要

才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为英雄

向坚守在抗击

新型冠状病毒一线的家庭致敬

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你们的平安是我们最大的牵挂!

我们等你们回家!

疫情面前,夫妻同行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