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范传销】提高防范传销意识,自觉远离和抵制传销!
来源:燕山大学平安校园时间 :2025-03-25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销套路层出不穷
很多人对传销深恶痛绝
但又对传销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缺乏足够的警惕性
容易被所谓的“财富梦”诱惑
卷入传销组织中
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受骗群体之一
为增强防范传销意识
提高远离、抵制传销的能力
小编收集了一些反传销知识
一起来学习吧!
一、什么是传销
根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二条规定,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二、传统传销与新型传销
传统传销
入会交纳高额入会费;
拉人头发奖励,发展下线越多,获利越多;
没有实质投资项目且有高额返利;
对加入传销组织的人以集中授课、交流谈心等方式不间断的灌输暴富思想。
新型传销
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证手机;
不集体上大课;
以资本运作为旗号拉人骗钱;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销。
三、新型传销的主要表现形式
1、“投资理财型”传销:
打着“资本运作”“私募股权”“私募基金”等旗号,虚构国内外大型投资公司或金融机构,建立网络平台,通过互联网上课、线下组织人员上课,“经纪人”推荐等方式公开宣传,以高额返利、回报为诱饵吸引网民注册为会员,并以汇款、网银转账方式认购投资的股权或基金份额,可以发展、拉拢他人成为下线会员参加认购。参加会员除了获得“投资回报”外,还可以根据其直接和间接介绍、发展下线人员的数量或认购金额的多少来获得奖励。
2、“网络教育型”传销:
打着“网络培训”“线上教学”“远程教育”等名义,设立具有一定网络服务信息资源的网站,用户只要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即可注册申请到一个用户名,享受网站提供的信息服务,同时可以推荐、发展他人加入,并按照直接或间接成功推荐加入的人数量和交纳的费用多少获得奖励。
3、“网上创业型”传销:
抓住年轻人急于创业、渴望成功的心理,打着“居家创业”“网络加盟”“网络代理”等旗号,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网络广告等途径发布宣传信息吸引群众点击,注册为会员,从事网站指定的网络储存空间营销、点击网络广告、会员卡优惠卡发行代理等活动,并介绍、发展下线会员加入,购买和推销相关产品,以直接和间接发展下线会员的数量或购买、推销金额多少为依据给予报酬。
4、“网络购物型”传销:
打着“电子商务”“消费返利”等旗号,以“社交电商”“分享经济”“自用省钱、分享赚钱”为噱头,建立网络购物和网络会员管理平台和网站,并以该网络平台为中心,发展会员。会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一定数额的商品后,还可以推荐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会员参加购物,并根据直接和间接推荐发展下线会员的数量或其购买商品数额多少获得奖励。
5、“虚拟货币型”传销:
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开发虚拟货币,以网络社交平台为媒介,采取“拉人头”方式发展会员,以销售虚拟货币和计酬返利、分红等经济利益为诱饵,大肆吸引会员投资,唆使、诱导会员多方发展下线,不断发展人员吸收资金。
6、“网络慈善型”传销:
打着“慈善基金”“馈赠互助”“网络互助”等旗号,设立网站吸引会员注册,会员捐赠一定的“慈善金”或者向上线会员捐赠金钱,就可以继续推荐、邀约其他人加入网络成为自己的下线会员,并根据直接和间接推荐、邀约的下线人员捐赠额的多少获得奖励。该类网络传销一般需要上线介绍才能加入,成为会员后有专用的网址和网页,新加入人员点击推荐人推荐的网址就可以注册为新会员,并直接建立上下线关系。
7、“网络游戏型”传销:
通常打着“网游、网赚”“玩游戏得大奖”等旗号,通过网页和网络游戏平台进行宣传,引诱网游玩家在其网站注册会员,购买游戏充值卡充值后,除了可以玩网络游戏外,还可以推荐其他玩家成为自己的下线会员,购买游戏充值卡充值和参与游戏,并根据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会员充值金额的多少获得返利。
8、“云、加盟、连锁型”传销:
打着“国家帮扶”“云消费”“云种植”“云养殖”等旗号,进行“连锁经营”“加盟”“项目投资”“参与种植养殖”,并通过互联网宣传、线下宣讲、会员推荐等方式进行宣传,以“拉人头”的方式鼓励参与者发展下线,并根据其所在的层级进行提成和分红。
四、传销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责任
![]() |
《禁止传销条例》第十条规定 在传销中以介绍工作、从事经营活动等名义欺骗他人离开居所地非法聚集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由公安机关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
第二十四条规定 组织策划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介绍、诱骗、胁迫他人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加传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规定 为传销行为提供经营场所、培训场所、货源、保管、仓储等条件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规定 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五、提高防范意识,坚决远离和抵制传销
1、要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真的好商机肯定早有人下手,不会在互联网上等你。
2、无论传销组织以什么名义,打着什么旗号,项目本身不会创造社会价值,其欺骗性和欺诈本质不会改变。
3、新手理财请走正规渠道,不要轻易下载手机APP投资理财,梦想一夜暴富,快速致富。
六、一旦被骗,如何自保
1.确保人身安全
误入传销组织被控制后,最重要的是要首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表面积极配合,假装自己已被成功"洗脑”,一定不能和传销组织看管人员或其他传销参与者轻易起冲突,防止被施加暴力甚至危及个人生命安全。
2.保管重要财物
随机应变,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隐藏、保管好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等重要物品,防止落入传销组织管理人员手中。如银行卡、手机被抢夺走,可视情况假装记错密码、多次输入错误致使账号锁定。必要时,如需上缴钱财才能脱身的话,可先满足对方要求,以换取尽快脱身逃离的机会。
3.牢记环境位置
牢记环境位置,要尽量掌握牢记行动路线、具体位置、周边标志性建筑、小区名称、门牌号、楼栋号等周边环境位置信息,以便伺机逃脱、报警求援。有机会使用手机时,可获取并记住卫星定位信息,并尽可能借机向亲朋好友发出。
4.伪装病重求医
假装病重、急需救治,诱使传销组织管理人员将自己送医,并在送医途中或到达医院后伺机呼救,或者让传销组织认为非但无法从你身上骗取财物,还可能在你身上耗费大笔医药费甚至遗误救治时机导致病亡,从而放弃对你的控制。
5.团结同行人员
尽可能和一起被控制在传销场所的其他人员甚至看守人员搞好关系,一方面可以寻求照应,另外一方面细心观察寻找同样属于误入传销、有心出逃的人员,找机会与其共同谋划并互相配合出逃。
6.传递求救信息
使用一切可能拿到的物品(如纸片、纸币等)偷偷写下求救信息,趁看管人员不备,利用一切机会发出求救;如被安排并在监控下与亲友、同事、同学等通讯,在不引起传销人员怀疑的情况下,说一些对方知悉且明显与事实不符的事,或平时约定的报险"暗语”,暗示自身身陷危险以求救。
7.伺机安全出逃
尽量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和行动,取得传销分子的信任,利用外出参观考察行取款、放风活动等有利时机,突然摆脱看守人员的控制向周围人员求救。可以伺机故意制造话语冲突、车辆刮擦、身体磕碰等突发异常情况吸引旁人注意甚至引来警察检查。
8.及时报警处理
一旦逃离传销窝点、摆脱控制,立即到安全区域报警。如手机已被没收或损坏,可向周围群众借用手机或请其帮忙报警,也可直接奔向邻近的交通岗亭、巡逻执勤警察求助。报警时应尽可能说明传销窝点具体位置,传销头目、骨干和参与人员姓名、人数,传销组织运作方式和活动规律等情况。
传销的陷阱披着机遇的外衣
青春不容赌注
未来不能妥协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
让我们以理性为盾、知识为剑
拒绝虚幻暴利
坚守奋斗初心
擦亮双眼
揭穿传销谎言
以行动守护校园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