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娘家人”风雨同“新”
来源:时间 :2021-08-01
微信群里的小喇叭开始广播了:“各位主席好,明天早上有四五千斤的蔬菜送到,谁要报名?”“各位主席好,现在冲锋舟已到货,请抓紧时间来领! ”群里顿时热闹起来, “我要500斤”“我马上去拉!”......这是来自“抗洪救灾妇联主席”微信工作群的声音。汛情发生后,市妇联第一时间成立了“抗洪救灾妇联主席”微信工作群,它是妇联系统防汛救灾工作的总枢纽,每天对各县区的受灾情况进行精准统计、分类核实、合理调拨。目前,已累计完成15万件以上物资的调配,每天对接调配物资信息量达50次以上,24小时工作不间断,确保了防汛救灾工作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党有号召,妇联有行动。市妇联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展防汛救灾工作,通过召开党组会和微信工作群安排部署等形式,第一时间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妇联和市委市政府要求,第一时间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传信息组、后勤保障组、物资接收组、志愿服务组。领导小组统筹谋划、精准部署,4个工作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精准作战。党组书记、主席武慧芳要求:各级妇联党员干部要在防汛救灾中战斗在最前沿,全体妇联人要在风雨中践行初心,尽心尽力为我市广大妇女群众、广大家庭办实事、办好事,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中高高飘扬,让妇联组织在防汛救灾中彰显作为。市妇联机关党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洪水淹城期间,全体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迎难而上,冒雨工作,全天24小时坚守岗位。及时在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成立市妇联临时救助点,为受困群众提供饮用水、热水和提供休息场所。党员突击队主动走上街头、深入社区清理下水管道淤泥、垃圾、打扫庭院,了解居民受灾情况,安抚群众情绪,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守护文明家园。
充分发挥宣传引领作用,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新乡女性”微信公众号于7月16日及时发布《关于大暴雨天气的紧急提醒》,随后发出《新乡市妇联防汛救灾倡议书》,广泛发动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为受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在“新乡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设“风雨中的感人故事”“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每天及时报道各级妇联组织参与防汛救灾的措施和做法,讲好防汛救灾中的感人事迹,讲好各行各业女性和巾帼志愿者岗位建功、奉献奋战的动人故事。新乡妇联网每天同步更新,号召各界妇女群众切实做好灾后自救,积极帮扶关爱困难家庭,全力开启防汛救灾的保卫战,吹响了重建家园的“集结号”。
暴雨无情,人间有爱。灾情发生后,市妇联积极动员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和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出人出力,汇聚各方力量,奉献点滴爱心,谱写了一曲巾帼齐出动、众志成城战洪水的牧野大合唱。及时组织开展“暴雨无情,人间有爱”腾讯公益捐款活动,爱心涌动、纷纷解囊,最强战队红旗区妇联组织捐款65194.73元,最佳捐款个人为一个微信名叫“雷锋”的人,他每天间隔几个小时就发出一笔捐款,共39笔、总计3770元,这群不留真名的活“雷锋”们,更加激励我们前行。短短5天时间,捐款平台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162693.19元,将用于援助受灾群众。面对灾情,中国儿基会强力支援,省妇联物资及时调拨,姐妹地市妇联亲临救助,民营企业家爱心援手,全国各地爱心人士自己出资、千里送货...大量救援物资不分昼夜纷至沓来、源源不断,救援应急物品、食品、生活用品、服装、儿童用具等应有尽有,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正是大家坚信:妇联一定会把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困难家庭和困难儿童手中,感染了全体妇联干部,激发出了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斗志。
7月23日,朋友圈中发布一条紧急求救:位于北环附近的新乡市龙子心智障儿童托管中心五十余位儿童和老师断水断电断粮多日。看到求救信息后,市妇联班子成员心急如焚,立即组织人员,筹集物资,协调车辆,与刚刚到来的三门峡市青年志愿者一起携带急需救援物资直奔市龙子心智障儿童托管中心,必须要把救援物资尽快送到孩子手中。这时暴雨刚过,学校附近积水已齐腰深,随行大巴车已无法进入,经多次拦车求助,才将救援物资转运到一辆正在救援的市政工程车上,当大家蹚水进入学校时,看见孩子们都站在三楼的窗台边,一个个兴奋的挥着小手大声呼喊着。学校的申校长激动的说:“你们来的太及时了,孩子们饿不着啦!”
汛情以来,我市一抹抹巾帼红集中在临时改建的厨房间、锅台前,忙碌在险情严重的大坝上、河堤中,新乡数万“小花卷”“千张饼”“手工馍”助力防汛一线。红旗区洪门镇留庄营社区巾帼志愿服务队蒸包子做花卷,她们在微信上发布只要是“家里停水停电的、救援人员我们都免费供应”,一笼笼热腾腾的小花卷大包子一出锅,马上送往了停水停电的小区、学校、医院、部队和安置点,500个、1000个、上万个,巾帼志愿者从十几人增加到上百人,队员们开始三班倒,共计为救援队和志愿者免费送了35万个包子和花卷。封丘县小东关村巾帼志愿服务队连夜赶出四箱油饼,凌晨奔赴卫辉支援群众。辉县百泉镇巾帼志愿服务队看到受灾群众吃不上饭,在路边支起锅生起火,把700个馒头,四大桶烩菜、2桶绿豆汤送到了占城镇北马营村,让受灾群众吃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延津县1万多名、牧野区上千名巾帼志愿者纷纷加入这场防汛硬仗,夜间巡河、装固沙袋、搬运救灾物资,安排救援队吃住,帮助老人孩子。市公路局“满天星”志愿服务队,全力做好各个救援队伍的接洽、物资协调及生活保障。市妇联和市直一幼、市直二幼巾帼志愿服务队主动请缨,不分昼夜搬运装卸捐赠物资,每天大量的物资搬运使她们双手磨破、胳膊红肿,但毫无怨言,她们用自己柔弱的臂膀拉起了爱的接力赛。巾帼志愿服务队6名男同志更是冲锋在前,重活脏活抢着干,他们熬红了双眼、喊哑了嗓子,他们选择妇联也就选择了奉献。
这次汛情很好地考验了全市的“四组一队”,更加激发了基层妇联组织“神经末梢”。获嘉县史庄镇史庄村“四组一队”冲锋在前,共渠告急、卫河告急,她们火速驰援,连续奋战18小时,圆满完成抢险任务。封丘县黄德镇各村“四组一队”,险情排查、转移群众、值勤值守、清淤排险,扛起了防汛一线的“半边天”。原阳县齐街镇店东村“四组一队”为安置点受灾群众蒸包子,四个小时后便把3000多个刚出炉的热包子送到了安置群众手中。卫滨区平原镇唐庄村“四组一队”成员积极投身防汛抢险工作,加固西孟河堤坝,发挥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半边天作用。红旗区建文社区“四组一队”挨家挨户排查清淤情况,全面开展疫情消杀。为了能随时处理突发情况,她们一个多星期都顾不上回家,社区居民这样说,“她们嗓子都哑了,24小时指挥现场,为社区出力,俺都感动得流眼泪”。
全国妇联、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心系受灾儿童,迅速开通紧急救援通道,筹措物资、组织车辆、亲临指挥、现场发放,把装满各类生活必需品分包成价值300元的爱心大礼包发送新乡。接到物资后,市妇联领导第一时间陪同中国儿基会河南赈灾前线工作组、项目执行人走进我市新区小学、新中大道小学、河师大附中、二十二中、电大、河南工学院等灾民安置点和新乡县七里营镇东王庄村受灾群众家中看望慰问,并向14岁以下少年儿童赠送了爱心应急包。“有毛毯、毛巾、牙膏牙刷、手电筒和雨伞,还有急救包,这个大礼包真的暖到我们的心坎上了,谢谢阿姨们!”收到应急包的孩子激动地说道。短短的两天内,5213箱爱心大礼包在市妇联的协调下,已分别运送到延津县、新乡县、卫辉市等地,各级妇联组织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及时分发给受灾家庭孩子,为他们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值得欣喜的是,市妇联在全国妇联和河南省妇联的大力帮助下,努力发挥群团组织自身优势,组织动员各级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广大妇女和广大家庭不畏艰险、勠力同心,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抗洪救灾成果。近日,中国妇女报刊登了《新乡数万“小花卷”助力防汛一线》,报道了红旗区留庄营村以李朝娟、王霜为代表的十几位姐妹助力防汛救灾的善举,她们是新乡女性风雨同舟,共克时坚的缩影,为新乡市夺取抗洪救灾全面胜利贡献巾帼力量。阳光总在风雨后,“娘家人”风雨同“新”,磨难终将成为过往,牧野大地必将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