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您来助力!开封市“妇联+智慧网格”工作机制参选2021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来源:时间 :2021-04-23
开封市“妇联+智慧网格”工作机制入围2021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评选了!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进入投票页面。
◎每个IP每天可以投5票。
◎活动时间:即日起—4月26日17:00。
近年来,开封市各级妇联组织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借力开封市全域覆盖的基层社会治理“一中心四平台”,探索实践“妇联+智慧网格”工作机制,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妇女儿童诉求征询等妇联维权核心业务,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体系,打通了妇女儿童维权的“最后一米”。2020年10月26至28日,河南省妇联系统维权工作培训暨“妇联+智慧网格”现场会在开封市召开。
01强化顶层设计
下发文件。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具体措施、工作职责和要求。开封市各级妇联组织与四级综合指挥中心、47个市直职能部门、123个乡镇(街道)、2561个村(社区)、4582个网格实现了妇女儿童工作基本信息共享和数据贯通。
业务融合。在原有的平台模块中增设“巾帼网格员”的专门身份管理序列,并实现人员及工作的数据流转贯通。增设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模块,含留守妇女、儿童、两癌筛查、失独、残疾、单亲、困难家庭等具体选项。巾帼网格员开展信息摸底工作,建立台账,纳入网格数据库。
建立机制。以自上而下统一的综合指挥系统为中枢,落实“发现问题、分级处置、协调联动、督查考核、分析研判、统筹指挥”六项机制。按照妇女儿童案事件紧急程度分为1-5级,进行智能派单、分流转办、实时监控、“一网通办”“一网统管”。
02智能双向流转
开封市妇联将妇女儿童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一中心四平台”建设相结合,构建“妇联+智慧网格”运行机制,主要工作特点可以概括为“双向吹哨、双向报到”,具体工作流程分为“基层哨”和“交办哨”。
基层哨——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指挥中心实行日通报、周例会制度,加强对基层网格指导和部门协同。指挥系统对网格事件实施闭环管理,巾帼网格员上报的各类事件,经网格长研判后,一级事件自行处理;二级至五级事件根据其复杂程度和处置权限逐级上报村(社区)研判室、乡镇(街道)指挥室、县区指挥中心和市指挥中心,流转给同级别妇联承办、协办、转办或交其他职能部门办理。
交办哨——上级吹哨,落实高效。通过系统“双向交办”平台的“交办哨”模块交办事件或交办任务,点对点发送到执行单位,或通过指挥中心(室)发送到巾帼网格员手持终端。事项办理结束后,由执行单位或者巾帼网格员通过系统“交办哨”模块,上传反馈任务或事件办理结果(上传照片和/或文字描述)。
03创新工作举措
扩充队伍。除了将现有平台在册网格员从后台将女性全部打标签的方式,纳入巾帼网格员队伍外,同时将县区以下妇联主席、巾帼志愿者、“四组一队”权益组人员等纳入全市4582个网格的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女性在开封市兼职网格员中占比达到70%。1.4万余名巾帼网格员在网格内可查询、可调度、分布可比对。
明确职责。制作发放巾帼网格员口袋书,明确工作理念、职责定位、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和巾帼网格员维权“八字工作法”,全力当好“六大员”(即政策法规、妇联工作的宣传员,婚姻家庭信息的采集员,妇情民意的联络员,婚姻家庭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特殊人群的服务员,文明新风的倡导员。)
亮明身份。巾帼网格员挂牌上岗,亮明身份,一员多职、一职多用,适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儿童安全教育等专项行动,定期在网格内进行专项巡查,实时上报、处置、反馈涉妇涉童、关爱帮扶事件。
加强培训。先后召开“妇联+智慧网格”工作会、培训会、推进会,将和睦家庭创建、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见妇女儿童维权诉求处理技巧等细化并纳入培训内容,传授工作方法,切实提升巾帼网格员的工作能力。
制定制度。制定“开封市妇联巾帼网格员管理制度”,明确了日常工作、培训、奖惩等具体要求。同时各县区妇联出台各自的管理制度、积分制度、培训制度、日通报、周研判等制度及考核办法,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善于管理、服务群众的巾帼网格员队伍。
组团管理。巾帼网格员队伍实行组团式管理,日常工作考核与奖惩相结合。每个村(社区)基础网格共分配5个巾帼网格员专属账号,开设1个VPN上网账号,使用该VPN账号的巾帼网格信息上报员,为该团队负责人,在完成本组团日常宣传、入户排查、数据更新、上传等工作任务的同时,承担本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
2018年9月至今,开封市网格上报婚姻家庭有关的矛盾纠纷、维稳、弱势帮扶等类别的事件12.65万件,妇联等相关部门办结率99.6%。“妇联+智慧网格”工作机制,有效激活了基层妇联的“末梢神经”,真正让妇女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妇联在您身边,服务随时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