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风采|抗“疫”战线上的巾帼力量
来源:时间 :2020-02-19
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新乡市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妇女勇于担当,舍小家为大家,挺身抗“疫”一线,彰显了疫情防控中的“她力量”,构筑起钢铁壁垒网中的“半边天”。 今天,小编向大家推荐几位获嘉县的先进女性,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们的抗“疫”风采吧!
“女汉子”支部书记—陈世霞
被称做“女汉子”的就是获嘉县北小庄村妇联执委、支部书记陈世霞。在疫情来临时,她大年初一就匆忙从镇上返回,顾不上进家,直奔村委会,马上召开疫情防控会议,组织党员包片、包户、包人,广泛动员群众,提高防控意识,积极参与防控疫情阻击战,搭建“疫情防控病毒检测卡点”,封村防止疫情流入村内。安排村两委和县驻村工作队组成疫情防控执勤督导组,全天候跟班督导执勤,成立应急分队,全村入户排查,澄清异地返乡人员底子,这些工作中陈世霞总是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驻村第一书记老郭笑着说:在疫情面前她就是个不讲情面的“疯婆子”,半夜挡在卡点的“女汉子”,走入每家每户絮叨的“老妈子”。这正应了陈世霞的那句话:我是北小庄村的支部书记,更应该以身作则,带领好全村党员干部守护好这片净土,守护好全体村民的生命安全。
热心肠“马大姐”—马玉霞
在获嘉县照镜镇楼村疫情防控综合卡点有一位心系疫情、热爱工作、关心同事的热心肠大姐,她就是镇机关干部马玉霞,大家亲切的称她为“马大姐”。再有不到5个月,马大姐就要离开她工作了30年的工作岗位光荣地退休了。大家都劝她说,快要退休的人了,别那么拼了。她却笑着说:“没事儿,我一定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大姐的家离卡点很近,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她都在卡点上,登记、量体温、车辆消毒一样都不能少,工作的劲儿头一点都不比年轻人小。马玉霞为楼村卡点捐赠了价值2500元、750公斤的消毒液,还为楼村综合卡点的每一名值班人员都购置了护目镜。大家都说:“马大姐,你捐赠东西是不是上瘾了?”她谦虚地笑着说:“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妇联领头雁—张秀青
照镜镇妇联执委、村妇联主席张秀青主动请战,坚持每天通过广播、电话、微信、上门等各种形式开展地毯式宣传和排查,甚至在晚上9点多,还要到高速路口接返乡群众回家,安排完隔离等相关事宜后,夜已经深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让她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儿媳,她成了家里的“过客”,成了村委会、值班卡点和群众家中的“常客”。因为过度劳累,她的嗓子哑了,黑眼圈出来了,但她却笑着说“能替群众守好家,值了”。
执纪先锋—李洋
获嘉县纪委监委第一执纪监督室主任李洋每天早上趁孩子没醒之前就离开家,带领同事对全县乡镇、县直单位防控责任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的督导检查。一天忙碌工作结束后,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对孩子、对家庭她感到特别的内疚自责,但她不后悔。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坚决和疫情抗争到底,必须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大爱老人—娄素粉、王保芹
大雪初融,在大新庄乡疫情防控指挥部,娄素粉和王保芹老人从怀里掏出1000元钱交到了工作人员手中。今年65岁的娄素粉和56岁的王保芹是大新庄乡西新庄村普普通通的老人,她们以务农为生,家境算不上特别富裕。这1000元钱其中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数额本身。“我们每天都在看电视看新闻,知道现在疫情很严重。没有国哪有家,我们也想献点爱心,虽然这点钱微不足道。”“是呀,这次国家遭遇大难,我看着心疼。自己紧一点没关系,能帮就帮点。”就是这样两位朴实的老人,她们坚守着自己的家国观念,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基层妇女干部
用热情书写忠诚
用奉献诠释责任
让我们一起
携手同心,共克时艰
贡献坚韧“巾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