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巾帼奋斗者——“河南省优秀巾帼好网民故事”获得者岳喜红
来源:时间 :2022-03-04
岳喜红,38岁,中小学高级教师,获嘉县人大代表。自2000年毕业以来,一直扎根农村学校——获嘉县照镜镇楼村初级中学。从教20余年,先后荣获获嘉县首届十佳教师、获嘉县三八红旗手、新乡年度教师、新乡市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首届乡村首席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下面,
让我们走进她和她的生活,
感受她的爱心故事。
勤于专研 率先垂范
作为全国优秀教师,她勤于学习,善于钻研,一直奔跑在振兴乡村教育的道路上。
农村学校物质条件有限、教研风气淡薄、内无基础、外无信息,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较城市教师而言更为坎坷和狭窄。80后的岳喜红有想法、有做法,她总是率先投入到教育教研当中,多次斩获佳绩,载誉而归,因此被大家称为“教研开路先锋”。多年来,她一直坚持“深度阅读,勤于反思,坚持写作,积极参赛”这些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在乡村课堂的肥田沃土中扎根生长,先后荣获省市县优质课12次,发表论文18篇,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研究6项。
她的专业成长事迹曾被新乡日报、新乡市总工会、获嘉电视台、获嘉教育、获嘉妇联、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及官方公众号报道。通过网络的大力传播推广,她像一枚火种,点燃了更多乡村教师的职业梦想,激励广大乡村教师争做乡村教育振兴的建设者、乡土文化的引领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
薪火相传 辐射引领
作为河南省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她带动示范,辐射引领,积极履行“带好一支队伍,建好一门学科”的职责。
目前工作室成员36人,覆盖本县15所学校。岳老师带领成员们开展线上线下交流分享活动,工作室成员获省、市、县级优质课一等奖32人次,参与研究课题12项,发表论文46篇。为乡村教育培养了一批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优秀骨干教师。
为了方便来自不同学校成员之间的交流,工作室利用网络平台,开创“岳喜红名师工作室”公众号,目前发表484期。公众号弘扬专业成长这一主旋律,两年来凝聚了滑县、长葛、濮阳、山东东明……等外县乃至外省的上千名教师。他们长期关注公众号,并借由公众号和工作室成员保持良好互动。在这群尺码相同的人身上汲取成长的力量,重塑职业心态,提升精神风貌,找到了乡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工作室公众号无形中发挥了以点带面、星火燎原的辐射作用。
一个乡村首席教师,背后是携手前行的共同体,被改变的是广大乡村教师的生命状态,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因此会从无数人脑海中的构想变成眼前的现实,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也将指日可待。两年来,岳喜红老师讲座培训32场,送教下乡16次,省培、国培交流6次,受益教师达5000余人次。
疫情无情 云上有约
“山水异域,风月同天疫。”2020年春节,疫情来势汹汹,如何在这个艰难时期进行教研工作呢?
2020年2月29日,岳老师带领着工作室全体成员召开了第一次空中教研活动——疫情下的空中作文课堂。通过钉钉视频会议,全体成员参与此次教研活动。首先,岳老师给大家交流关于作文教学如何教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其次,岳老师结合自己最近三周的作文教学,给成员做了生动的作文教学交流。接着,对工作室成员提出要求:抓住生活契机,利用网络优势,从实际中学作文,在写作中学作文。全体成员进行作文教学研讨,谈论热烈,激情洋溢。自此,公众号开辟“空中作文”教学专栏,大家纷纷提交教学设计、课件、学生作品、微视频等稿件,在公众号上一一发表。网上授课期间,工作室成员借助钉钉、微信进行交流研讨,优化线上教学方式,共计开展“空中教研”12次,全体成员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将语文学科的研究、课程学习的任务,铸魂育人的功能合而为一。
“疫情无情,云上有约”,空中教研活动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停课不停研,极大的促进了工作室成员的专业发展。此外,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工作室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我县初中语文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开展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的研究。通过两年的摸索,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初中语文学科的资源平台,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教研开路先锋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岳喜红老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贡献着巾帼力量。正所谓“巾帼可擎半边天”,她定将在三尺讲台绽放独具魅力的人生芳华,展现出新时代的巾帼风采,用她的正能量描绘出更加幸福的乡村教育新蓝图!